民呼我為,市公交集團積極探索公交車型動態(tài)優(yōu)化調整
截止目前,杭州已開通7條地鐵線,軌道交通網絡已達306公里,“以軌道交通為主體,公共汽(電)車為基礎,公共自行車、水上巴士為補充”的“四位一體”公共交通體系已初顯規(guī)模。作為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,公共汽電車網絡亟待優(yōu)化。近期,市公交集團通過公交數據大腦,并充分對照市綜合交通運輸研究中心對我市公交線路開展的評估,積極探索公交車輛車型動態(tài)化調整,在充分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時,提高公交運營效率。
前期,市綜合交通運輸研究中心從公交線路的線形、速度、客流、運力、效率等維度對主城區(qū)387條公交線路進行了全面的分析,通過對線路高峰小時斷面滿載率、每公里運送人次進行了定量分析和評估。同時,市公交集團也充分利用大數據對各條公交線路運營數據按“早平峰、早高峰、日平峰、晚高峰、晚平峰”等不同時間維度進行了匯總分析,梳理了每個時間段的運營班次和每班次的載客人數,并綜合了第三方評估分析情況和公交運營的實際,圍繞“大客流大車型,小客流小車型,早晚高峰大小車型結合”的原則,對83條線路的車輛結構進行了優(yōu)化,確保線路車輛車型與線路客流更加的匹配。
隨著城市的不斷發(fā)展,城市外圍的公交客流不斷增長,公交進一步強化對外圍住宅區(qū)、商貿區(qū)、校區(qū)、園區(qū)及景區(qū)的保障功能,將城西北的三墩、蔣村等區(qū)域的37、77、130、149、303路等線路的車輛調整為大車型,并根據客流變化,及時調整班次和運力的投入;針對城東北的丁蘭、崇賢、康橋一帶客流不斷增加的實際,優(yōu)化57、61、81、99、147、307路等線路的車輛結構,加大12米級大車型的投入,充分予以保障;對部分客流日漸成熟的地鐵接駁線、社區(qū)微公交,如1216M、1218M、1412M、1603M、1902路等線路,原有8米以下的小車型已不能滿足客流的需求,目前已試點投入10米(含)以上的大型車輛,為乘客提供更加舒適的乘車環(huán)境。同時,在旅游旺季和雙休日,將加大4、7、103、121、315、318、1314路等景區(qū)熱點線路的大型車輛運力的投放,服務好中外游客。
同時,為進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投入的精準性,公交集團根據各線路實際客流的變化和市民的建議意見,針對部分線路車型調整后出現的時段性客流不平衡問題,實時進行動態(tài)性地對車輛進行優(yōu)化調整。如由大關小區(qū)開往城站火車站的3路,途經大關、德勝、朝暉等小區(qū)。通過早晚高峰現場管理及視頻監(jiān)控顯示,早高峰7:20-8:20時段客流較大。自6月1日起,公交集團通過與鄰近低峰線路的車輛動態(tài)置換,在高峰時段插入4輛大型車予以緩解。同時,自6月3日起,在大型車支援的基礎上將對3路的車型進一步調整,增加中型車和大型車;而由西溪醫(yī)院西開往環(huán)北新村的193C路前期公交集團通過對數據和視頻的監(jiān)控,發(fā)現該線的大客流集中在6:30-7:30,大客流點位于留下街道楊梅山路一帶,為典型的潮汐客流線路。自5月31日起,已在該時段調用10米車予以緩解;針對老年乘客較多的68路,公交集團將根據乘客的意見,自6月3日起將68路車輛調整為8米級,改變老年人上下車不便的局面,提高乘車舒適度。
據統(tǒng)計,公交集團近期已根據客流數據的變化和市民的建議意見,對1、19、46、80、113、115、156、195、298、344、358、532路等15條線路的車型進行了動態(tài)優(yōu)化,近期還將對39、100、274、285、320路等線路進行調整。
為進一步聚焦“民呼我為”,助力打造善于傾聽、知冷知暖的城市,公交集團將建立長效的溝通反饋機制,提升乘客的獲得感,對公交線路的運營動態(tài)做到實時跟蹤、實時干預、實時評估、實時調整。同時,堅持以問題為導向,進一步修好內功,提升品質。
一是優(yōu)化運營車輛,提升服務品質。在后續(xù)購置的車型中,車輛均為低入口、無臺階、雙開門,方便老年人及殘障乘客乘車、同時,車輛無障礙設施到位,并設想在車廂內安裝電子顯示屏、USB接口等便民設施,對扶手、座椅等設施進行優(yōu)化。
二是優(yōu)化運營調度,精準運力投放。通過公交數據大腦、視頻監(jiān)控及日?,F場管理,精準收集客流動態(tài)數據,對客流潮汐現象明顯的線路,完善同線路大、中、小車型的混合配置,嚴格按照工作日“大車型一律安排高峰班”、節(jié)假日“除景區(qū)、商區(qū)、校區(qū)外的線路充分利用小車型”的要求,進行車輛調度。
三是優(yōu)化運營服務,完善到站信息。試點車輛大小預報功能,擬在6月底前在公交APP、電子站牌、“掃一掃查時刻”等系統(tǒng)上顯示下班車輛的車型大小,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,并使調度員調整發(fā)車頻次、優(yōu)化平衡車距提供數據參考。